广西水产渔药虚拟社区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治疗发热——经方退烧系列案之三十四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治疗发热

                                       经方退烧系列案例之三十四

陈某某 男 1岁1月琼海(本院家属)病历号:90134654 初诊2018-5-3 09:46

患儿4月30日出现流涕,无鼻塞无咳嗽等不适,予桂枝汤原方。昨晚19点左右发热37.6°C,喝温水后稍汗出,今晨体温正常。现37.0°C,鼻塞明显,流涕,偶咳嗽,无汗,纳可,二便调,不爱饮水(饮水量减少),舌淡红,薄白苔。

诊断:太阳太阴合病

处方:麻黄加术汤加味(一方颗粒剂)

麻黄1包(5g) 桂枝1包(6g) 苦杏仁1包(10g) 炙甘草1包(3g)

苍术1包(15) 厚朴1包(6g) 大枣1包(10g) 生姜1包(3g)    

共叁剂  用法:一天两剂,开水冲服,少量频服。

二诊(5-4 15:18):昨日服药一剂,服药后呕吐1次,仍有两剂未服。今晨37.4°C,现37.9°C,鼻塞流涕,无汗(触摸后背干燥),稍咳嗽,稍喑哑,纳差,尿少(小便次数及小便量较平时减少),不爱饮水(饮水量减少),大便成形,舌淡,薄白苔根稍腻。

查体:双肺呼吸音清。

诊断:太阳太阴合病

处方:桂枝去桂加苓术汤(一方颗粒剂)

茯苓1包(10g)白芍1包(10g) 炙甘草1包(3g) 生姜1包(3g)

大枣1包(10g)苍术1包(15g) 白术1包(10g)  

剂   用法:一天两剂,开水冲服,少量频服。嘱服药后,保持微汗出。

三诊(5-5 09:50):昨日下午服药后精神好转,昨晚安静入睡/夜间持续微汗出,现37.0°C,无呕吐,纳食好转,偶咳嗽,尿仍少,大便先成形后稍稀,舌淡红,薄白苔。 

诊断:太阳太阴合病

处方:桂枝去桂加苓术汤(一方颗粒剂)

茯苓1包(10g)白芍1包(10g) 炙甘草1包(3g) 生姜1包(3g)

大枣1包(10g)苍术1包(15g) 白术1包(10g)  

共叁剂    用法:一天一剂,开水冲服,少量频服。

回访:5月12号电话回访,5号晚体温正常,6、7号稍流涕/偶咳嗽,近两三天未见流涕咳嗽等症。

按语:

辨六经析八纲:首诊无效,二诊重新思考,患儿仍发热无汗,鼻塞流涕,乃太阳表证未解;咳嗽,纳差,尿少,舌苔根腻,考虑太阴里虚夹饮证;有声音嘶哑,即孔窍问题,结合纳差(默默不欲饮)及舌苔,可能会考虑半表半里少阳病,但是仔细从症状、治法、方证三方面考虑,可以排除少阳(下文详解)。

辨方证:本案发热无汗、小便不利等,乃外邪内饮,六经辨证乃太阳太阴合病,治疗当表里同治,即解表化饮,如若单纯解表则会激动里饮,造成变证百出!可选用的方证有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桂枝去桂加苓术汤、麻黄加术汤、半夏厚朴汤等等,具体应该选用何方,必须根据患者当前之症状,结合方证、药证,选用最合适的方证。1、苓桂术甘汤乃表不解,里饮上冲出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等症;2、小青龙汤之里饮较甚,出现咳喘等症,故予干姜细辛半夏化饮;3、桂枝去桂加苓术汤颇具争议,有医家认为应去白芍,冯老根据胡老学术思想认为当去桂枝,因为条文明言服过桂枝汤无效,无汗亦是证明不是桂枝汤证,故去桂,留有方中之生姜解表,加茯苓白术里饮,达到表里同治之效!《伤寒论》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根据患者症状反应,结合原文,再考虑下相关方证之间的鉴别,因此予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原方。通过疗效反馈,说明基本上达到了“方证对应”的要求!

关键是有没有少阳呢?因为喑哑、纳差,一不小心就会考虑少阳病。个人认为应该从症状、治法、方证三方面综合考虑。首先看症状,西医强调“主诉”,经方则强调“抓主症”,但是要注意“抓主症”不能等同于“主诉”,“主症”背后隐藏着治愈疾病的病机,需要医者仔细甄别,而且孤症不立,“主症”也不是某一症状,而是一组症状群。临床需要根据症状之轻重程度以及相关症状来辨六经析八纲辨方证,例如呕吐一症,少阳病为“心烦喜呕”,太阳病为“鼻鸣干呕”,“干呕、吐涎沫、头痛”则为太阴病吴茱萸汤证等。本案虽有“喑哑、纳差”之症状,但是程度都不严重,关键是尿少一症,根据柴胡九证也不支持少阳病。著名的柴胡九证,第263条提纲有三证:口苦、咽干、目眩;第96条辅助提纲有五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265条有一证:脉弦细。临床也可以再进一步思考分析,假设本案有少阳病,应该如何治疗?即从治法与方证角度考虑。如果考虑少阳病,用和解之法,选柴胡类方,或者太阳少阳同治,选柴桂类方等,能不能到达解表化饮的效果,我看未必!但是,要特别注意鉴别有没有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方证,因五苓散常见“汗出而渴,兼小便不利”,故可排除。2017年1月19日,本人曾在公众号推送《六经虽同,但方证不同,失败教训,不得不记!》文章,即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疗发热,感兴趣的同道可以查阅!

反思:1、首诊为何无效?首诊六经辨证亦太阳太阴合病,考虑发热、无汗、鼻塞之太阳表实证予麻黄汤解表,苍术化饮,加生姜大枣健胃生津以助解表。麻黄加术汤见于《金匮要略》痉湿暍篇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服药后呕吐,按道理来说首诊用药并不难喝,不会出现呕吐现象,我想可能是误用麻黄汤发汗激动里饮,出现呕吐反应。再者,服药后热不退,反而小便不利明显,说明里饮较甚。 二诊处方,家属反映服药后精神状态明显改善,亦无呕吐,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2、关键在问诊,首诊没有收集到患儿小便情况,可能是医者遗漏,亦可能是家属疏于观察,也可能是确实小便正常。因此,临床当重视问诊,用心听,用心观察!

欢迎关注,一起学经方!


推荐:建议参阅本人公众号2017年9月18日文章《你会用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