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天(8月17日)下午的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医疗保障方面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督办会得到消息,对尚未纳入医保支付的心理诊疗项目,省医保局已经深入开展调研论证,拟确定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将于10月底前执行。
心理治疗能走医保报销,这事有多重要呢?2018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中国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16.1%的城镇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完全健康的城镇居民仅为10.3%。
南京市脑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谭俊华说:“接诊的病人类型主要以重型精神疾病和一些心理障碍的患者为主。这个群体当中有比较大部分的还是重型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的病人。”
目前全省有103家精神专科医疗机构,253家医院开展心理治疗服务,以南京某医院为例,心理治疗一次50分钟,经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副高职称以上专家每次800元。心理治疗通常一周一次,患者往往需要连续多次治疗,有的疗程长达数年,这对患者而言经济负担较重,不少心理疾病患者因此不能得到及时治疗。
南京市脑科医院门诊部主任医师徐曙告诉记者:“现在确确实实能感觉到,就诊的人群很大,尤其像之前的时候它不能作为医保费用的报销,这就造成很多人被'拒之门外'。”
目前,北京、广东等地已经开展了心理诊疗相关服务纳入医保的探索。根据江苏医保部门的统计,全省共有50项心理诊疗项目,已有25项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年医保基金支出超过5.5亿元。对尚未纳入医保支付的25项,江苏省医保局进行了分类评估。基于此,省医保局拟将心理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待经过专家评审后正式纳入支付范围,全省统一医保支付类别、支付比例和支付标准,将于今年10月底前执行。
专家表示,将心理治疗项目纳入医保,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能提高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增强主动就医的意识。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因素与遗传和环境等诸多复杂因素相叠加,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增多,专家建议,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有需要,应及时就诊,拒绝“病耻感”。
徐曙说:“我们发现针对不同的精神疾病,它的'遗传度'是不同的,一些药物干预与自我调整,两方面的结合,就能达到一个非常的状态。目前国人对于心理治疗还有一些忌讳,如果你感到有需要,你就可以去求诊。最主要的是消除'病耻感',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一旦心理治疗项目能够纳入医保,或许就会有更多人像看头疼脑热一样,走进医院门诊,去咨询心理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