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产渔药虚拟社区

“极度开放”是剂猛药,治你与生俱来的两种病 |彼得明奇《原则》闭门研讨第3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人物:谭校长&彼得明奇投研(虚竹、令狐冲、韦小宝)
时间:2018年3月20日下午
空间:彼得明奇茶室@中国广州
原始记录16000字,精编8800字
整理:令狐冲  编辑:谭校长


本期讨论涉及《原则》:生活类原则

1.3 做到头脑极度开发,极度透明
1.3.a 对于快速学习和有效改变而言,头脑极度开放、极度透明是价值无限的
1.3.b 不要担心其他人的看法,使之成为你的障碍

1.3.c 拥抱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将带来更有意义的工作和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1.4 观察自然,学习现实规律





管理负面情绪的能力是投资的核心能力


谭校长:我们来开始《原则》系列讨论的第三期。在开始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前面两次讲的主题。第一期我们谈了一下原则的价值,以及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原则。当时做标题的时候,其实我想了很久,尝试取了很多个标题,最后用的是这个:“99%的人进化失败,是因为短期太聪明而长期太蠢“。其实这就是原则的核心价值,确保我们短期不要太聪明,长期不要太蠢。因为它形成了一套系统来规范你的行为,如果你没有这个系统,你天性中的短视和逐利的部分就会促使你去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一旦你有了这套系统,就会限制你的这部分冲动,确保你不会偏离长期的主航道。要知道,如果一个人不断地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那他最终一定会走偏。

 

上周第二期我们的讨论是关于游戏化这个主题。可能这个部分对大部分读者会比较深一点,很多人平常没有想过这个部分,觉得这个离自己有点远。但在我看来,游戏化这个概念其实非常核心。达利欧提出了一个进化的流程,理论上这个流程是这样的:你会犯错,会遭受痛苦。然后你把痛苦看作机会去反思,从中找到你的收获,然后完成一次进化。这个过程不断循环往复,就是进化之旅。然而这个流程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困难,就是情绪。因为你一旦犯错,遇到痛苦,就会有大量的负面情绪产生。


不久之前我也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谈这个问题,提到”投资的核心能力是管理负面情绪的能力”。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投资是个技术活,怎么管理情绪会成为核心能力呢?甚至会觉得这理论假大空。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你如果不具备管理负面情绪的能力,你的进化之旅就无法正常展开。因为进化的核心是试错,所以这个过程中必然要遭受犯错和痛苦,试错就会带来大量的负面情绪——挫折感,无能感,焦虑,恐惧等等。如果你管理不好这些东西,它就会影响你不断进化的流程。


如何能够更好地管理情绪?达利欧提出了“游戏化“这个方法论。这就是整件事情背后的逻辑。所以,我们上期讨论的“游戏化”,其实非常重要。


“开放”能对治你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两种病


谭校长:现在我们开始今天的讨论。来看一下原文,《原则》1.3条:“做到头脑极度开放,极度透明。”,书中后面还写道,“对于快速学习和有效改变而言,头脑极度开放,极度透明是价值无限的”。然后达利欧对学习过程做了一个定义:“学习是一连串的实时反馈循环,从决策到结果,根据结果再改进。而极度开放,能够增强这些反馈循环的效率。为什么能提高效率?因为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以及别人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而不会产生误解。”


你的头脑越开放,你就越不会自欺,其他人也越给你诚实的反馈。所以达利欧把极度开放和极度透明认为是快速学习的关键。我们可以先讨论一下这个部分。


虚竹:这个跟杯子跟水的故事差不多。如果一个杯子里的水装满了,就很难容纳下更多的其他内容。昨天看《自律的交易者》里面也提到了:其实每个人对他现有的东西很看重,他的存在就是基于现有的东西,包括现有的观念和思想这些东西,依靠这些东西才能让他生活下去。所以很多人要坚守他已有的一些思想,在遇到跟他思想冲突的内容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对他自己的一个否定,所以他会很抗拒这个东西。但是真正的恰当的做法就是像在这里说的,你既要有所坚持,也要有所接纳,不要一味地去排斥不同的思想。


谭校长:你的意思是说很多人其实首先他杯子里有一点水,然后他会很执着于现有的这点水而不愿意改变。但可能带来的问题就是新的水进不来。这确实是一个困难的事情。


令狐冲:我看到这一句“不要以为你总是为自己做决策的最佳人选,因为很多时候你不是”。在以前的工作生活中都有这种体验,以为自己对一个事情非常了解,然后在跟别人分享的时候,用百分百的语气去确定这个事情,而这个时候其他人即使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也不会说,自己就可能错失了这些观点,到后面可能会发现自己是错的。如果头脑能做到开放透明的话,就可以用平等的态度去讨论这个事情,往往会收到更加有效的反馈。


韦小宝:对于“极度”这两个字,我认为要做到非常难。目前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半透明半开放的状态。他们虽然会听取一些意见,但是最终的话还是会把对方的意见过滤,要做到极度开放,极度透明非常难。


谭校长:我们先来看看“开放”怎么定义?开放就是我们接受别人的观点吗?我觉得不是这么简单的理解,别人的观点也可能是错的,并不是说别人就一定比你好。


“开放”去推敲的话有几层含义,第一层是你要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就是说就像刚才令狐冲说的那样,不管你内心觉得这个事情多么确定,你依然要有一点空间以供讨论。你不管内心多么确定,依然要提醒自己,你有可能是错的。第二点也很重要,就是跟你讨论的对象。达利欧的原话是,“所以你觉得他们是可信的人,你就会从他们那里受益良多。”你的讨论对象很重要,达利欧在整个架构强调觉得可信度非常重要,如果你找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来讨论,可能导致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这个时候的开放是无意义的开放。


第三点,开放本身并不意味着你要走另外一个极端,不意味着别人说的都是对的,只是意味着你要给自己机会去听到别人的不同意见,我觉得这个是重点。达利欧一开始提出,人的进化有两个最大的挑战,一个叫自我障碍,一个叫思维盲区。开放其实就是要对治人性中的这两种病,而且是最一针见血的药物。自我障碍是什么? 就是你的自我防御,让你看不到真相,扭曲真相。思维盲区就是我无法看到背后的风景,但是你坐在我对面就能看到,你就能弥补我的盲区。


所以这是开放的价值,让成员彼此之间能够补位,天然地弥补每个人的思维盲区,同时也有助于克服自己的自我障碍。因为你我同时看这个问题,我有我的自我障碍,你没有我的自我障碍。你可能有你的障碍,但是我也不会有你的自我障碍,这个也叫交叉纠正。


透明的本质是组织权力的重构


谭校长:透明是什么意思呢?透明就是百分之百可见。那它解决一个什么问题?透明的核心的是解决经济学上说的信息不对称,透明让信息对称起来。
比如说大家现在在喝茶,我觉得这个茶好像味道还不错。但也许你不喜欢,但你不说我就不知道,我就认为你也喜欢。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就有信息不对称了。


我认为你喜欢,其实你不喜欢,这叫误解。极度透明是什么意思?就是你觉得不喜欢,你就告诉我这个茶不太合你的口味。那我就收到这个信息了,我就知道这个茶,不同的人对它的判断是不一样的。下次再喝茶的时候,我就根据这个信息的透明而做的一个新的决策。


但是透明也有成本,也有困难。首先,透明的反义词叫隐私,某种程度上百分之百透明意味着没有隐私,西方的文化可能好一点,东方的文化其实更注重于把话留在内心,跟文化之间会有些冲突。第二点就是跟组织内部的传统的权力架构是有冲突的。比如说你的上级做了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你不太喜欢,一般在传统的权力架构中,下级是不会表达出来。第三点更重要的是,在权力的研究中有一个观点:信息就是权力。一个人掌握的信息越多,他的权力就越大,一个人知道的越少,他的权力就越小。所以当我们将信息透明的时候,其实是重新改造了组织的权力架构,所以这个对于传统组织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挑战。


多年以前,达利欧提出要将公司所有的会议都录音,他的律师认为他疯了,,不是正好留下把柄?但是他坚持这么做,结果发现40年来桥水没有经历过特别大的诉讼,没有经历过大的风险。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些录音有一天可能会被公开,因此每个人都会用更严格的要求约束自己,因此反过来录音变成了一种保护。这个过程,其实是把监督的权力,从领导,分散到了每一个人。也是一种权力的重构。


所以,当我们深入去理解透明的时候,要明白,透明的不仅仅是信息,背后更本质的东西,是组织权力的重构。


谭校长:我们再回到刚才小宝提的这个问题。“极度”,为什么要用到这个词?中国有句古话,叫矫枉必须过正。开放和透明,其实谁都知道有好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开放和透明,你想找一个完全封闭的人,我觉得很难。


那当我说开放透明的时候,其实等于没说,因为这个可以是10%开放透明,也可以是15%,那大家都已经达到开放和透明了。正因为开放透明在人性中有阻力,在文化中有阻力,在组织中有阻力,为了推动它、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就必须要矫枉过正,所以达利欧要用“极度”这个词。


透明的边界在哪里


谭校长:我们看下一条“不要担心其他人的看法,使之成为你的障碍。学着做到极度透明,就像学习公开发言,一开始你会难堪,但你练得越多就越能应付自如。如果人们不是隐藏看法,而是公开分享看法,将减少误解,世界的运作运转将会变得多么高效,我们将会多么接近真相”,这是达利欧说透明的好处,重点在于不要担心别人的看法, 这个难不难?


韦小宝:这个其实跟南北方差异很相似。北方人可能就比较开放一点,什么事都会直接告诉你。但是南方人可能偏向于比较委婉的去告诉你事情,对别人的看法更加在意。就跟洗澡的例子是一样,北方有澡堂,大家都是直接在一个大的公共空间里泡澡,但是换到南方人去北方的话,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不适应这种大澡堂的感觉。


虚竹:我觉得在任何一个组织里面,和谐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另一个方面,不同意见也要得到采纳,或者是可以公开地讨论问题,这中间就是有一个度的问题。东方人或者说特别是中国人一般都会首先以和谐稳定为第一考虑要素,他要表达自己或者说什么话的时候,他可能会去想一想,这个会不会对别人造成影响?会不会招致一些人的批评。所以很多时候如果他不确定这个信息是否具有破坏性,他就会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是这种意见其实在后期还是会通过其他形式表现出来。


令狐冲我觉得不一定所有东西都要极度透明,例如公司里的绩效评定,如果都极度透明的话,容易造成有些人接受不了。另外,要做到极度透明,也要看是不是有这种环境,比如说如果公司某一些人具有特权,能让自己不透明的话,那其他人都会很不舒服。但如果大家都是平等的话,那你知道我的缺点,我也知道你的缺点,极度透明还容易接受一些。


谭校长:我觉得关于洗澡的例子很好,我自己就经历过,我在北方读书时就是大澡堂。但是很有意思的一点你发现没有,你是个南方人,从来没有在大澡堂里洗过澡。但是你去到北方之后,你可能一两周之内就适应了。为什么?这就是文化的威力。其实文化的力量非常巨大。你过去20年在南方生活从来没干过的事情,你到了北方发现人人都这么干的时候,你很快就融入进去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小看文化的力量。


谭校长:虚竹讲了一点很重要。有些人有意见当时不讲,不愿意发生冲突。但是他总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我当面不讲,但我可以偷工减料,可以消极怠工,我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我的委屈和不满,这实际上是伤害整个组织的效率,也对自己没有好处。所以它是一个双输。所以当你信息严重不透明的时候,或者你不敢于直接表达的时候,其实它会造成一个双输。这是大量的组织里面正在发生的事情。


谭校长:令狐冲讲到了两点,我也觉得很好,第一个他说什么叫极度透明?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透明,比如说绩效。绩效能透明吗?我不知道达利欧是怎么做的,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桥水公司的绩效应该不是完全透明的。他的透明是指对具体的事物,例如投资决策等等,但是我也知道有些公司的绩效是透明的,关键看你怎么做。


比如国内有一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他们在年终考评的时候,要开裸心会,一个小组几个人坐在一起,组长就一个个来点评组员。组长会清楚的告诉每个人,这一年对他哪个地方满意哪个地方不满意,给了多少评分,为什么给这个分数等,非常清晰。


另外广州有一家刚上市不久的公司视源股份,他的企业文化在整个A股里面非常独特。所有人的绩效,岗位,包括股权,每一年都在变化。这个绩效的透明程度就非常高。


所以关于绩效的部分,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公司能做到透明,只要标准是公开公正的,什么都可以透明。这种做法肯定是有一定的风险,就是有反人性的部分,因为它容易引发人性中不好的东西,贪嗔痴、攀比、不服气等等。


但当公司真正实行这种制度的时候,其实也是给每个人提供了克服自我障碍的一种环境。因为当对你的评议不是一个人做出来的时候,不仅是你的领导,可能还有其他同事的综合评议,如果你的收入比别人低的,那你就必须推动自己去反思,为什么?这里面一定有你自己看不到的东西。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极度透明的公司肯定是很少,他确实要克服很多人性的障碍,需要大家都准备好,或者公司有一个真正强有力的文化。


谭校长:第二个就是说某些人有特权,就很难推行极度透明,这个说得很好。如果公司老板可以不透明,要求其他每个人都要透明,那肯定是不可能推行得好的。所以你看达利欧自己做的,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他把他的故事全部讲出来了,包括他破产的经历,包括一些很丢人的事情。他在上海演讲的时候,现场举了一个例子,在一次会议中,桥水公司一个刚毕业的24岁的大学生给他打了三分(满分是十分),如果换成大部分老板,估计都接受不了。所以我说灵魂人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做不到,那你就别搞这套体系,用适合你的方式去管,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但是如果你准备去做这样的改造的时候,首先问问你自己能不能做到。


如果你能做到,意味着你已经克服了很多人性的弱点,如果你还做不到,说明你的修炼还没到这个份上,你也别强迫自己。有一些公司学《原则》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板个人做不到,但是他想通过一系列的规章让员工做到,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内部记分卡


谭校长: 好,我们再回到原则的讨论本身,我们为什么要担心其他人的看法?这个动机来源于哪里?


虚竹:这个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每个人都会在乎自己的存在,还有自己的思想。当接收到不同意见的时候,他就自然会产生抗拒的心理,所以通常来说大家不喜欢听批评意见。当然如果一个人经过内心修炼,他可能会把握好这个度:当别人批评他,他可以把这个批评的东西转换一下,变成修炼的过程;但是如果那个人没有这种思维,他觉得自己是正确的,那么当别人批评他的时候,他唯一会做的事情就是反击,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方式。


谭校长:有一本书叫《滚雪球》,是巴菲特的传记。巴菲特讲到自己的成长过程的时候,他特别强调一点,叫内部记分卡。我们说巴菲特有很多特质,例如,他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其实一般人根本做不到,即使给他讲一万遍,还是做不到,因为这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是巴菲特能做到。他从小的成长经历,就强调一个内部记分卡。


大部分人的价值感来自于外部记分卡,例如,当我想知道我的价值是多少,就需要你给我打分,他给我打分,她给我打分,最后把你们的分数平均,我就知道我的价值是多少,这就是绝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我们就是这样被教育长大的,上课的时候老师给你小红花,红花最多的学生在班上就最有价值;还有考试分数,这些不都是外部记分卡吗?所以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就是你们认为我有多少价值,我就有多少价值,这个叫外部记分卡。


只有非常非常少的人,用内部记分卡。我不管你们怎么说,我认为那个事情是对的,我就要坚持做下去,所以这些特质并不是跟你讲道理就能学会,它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的结构才能做到。


所以说很多人担心别人的看法,这很正常,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是使用外部记分卡评定自己。如果你要慢慢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要去找到自己的内部记分卡,自己给自己打分,这需要有一套原则、一套标准、一个清晰的愿景和方向,如果向这个方向前进了一步,我可以自己加分。这种情况就像孔子说过的一句话,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儒家的精神。


做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有这个精神,尤其做投资,大家都说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实独立思考还没有那么难,难的是独立决策。因为在你独立思考的时候,仅仅对你的智商有要求、 对你的经验有要求;当你独立决策的时候,你发现所有人跟你不一样的时候,真正的压力才会出来,但是往往做投资就需要重大时刻独立决策的能力,所以达利欧提出不要担心别人的看法,这个能力确实很难,只能慢慢去修炼,然后团队尽量在公司营造这么一种氛围,如果你身边的人相对都做得好,你自然也会慢慢进步。


进化的不可逆性


谭校长:我们来看下一条:“拥抱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将带来更有意义的工作,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这条原则回顾了达利欧的人生目标:一个叫有意义的工作,一个叫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我觉得他说得很好,他把人际关系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人不会这么强调。人是活在关系里面,不是活在钱里面。钱并不一定给你带来幸福感,但是关系可以,所以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他提到,“只要多练习,绝大部分人会感觉到收获,相反,换成其他的做法反而不舒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经验,你原来用外部记分卡,现在开始慢慢的学习使用内部记分卡;你从原来遮遮掩掩,现在变得开放和透明,一旦你往前迈了,你要退回来就很难了,你会发现退回来让你不舒服了,这其实是进化的不可逆性。你习惯了一个高效的方式,就没法再退回来用原来低效的方式,因为它是一个更高级的工作方式,更高级的存在的方式。但是你要往前走到这一步肯定不容易,包括了桥水公司,新员工有18个月的过渡期,有30%的淘汰率,很多适应不了的人就走掉了。

 

认识规律的两种底层方法


谭校长:我们来看下一条,“1.4,观察自然,学习现实规律。通过理解规律,我们能利用规律促进自身的进化,实现我们的目标。”


人类最独特的能力是只有人类能从更高的维度看待现实,并总结出对世界的理解。理解世界有两种视角,一种叫自上而下,找到背后的规律。第二种自下而上,研究每一种具体情况背后的法则。”


这里达利欧提出了两种学习规律的方法。放到投资中来,比如你在做策略的时候,自上而下就是找到普遍规律。比如说在所有的市场中,供求关系是一个普遍规律,股票期货债券,甚至日常的买菜,背后都是供求关系,这个叫普适性规律。


自下而上就是研究某一个具体的对象,比如你研究某一个公司,格力电器,肯定有它自身的规律,有自身的波动,这个叫自下而上的研究。哪种方法更重要?我们做量化投资需要哪种?我认为放到投资领域,尤其是量化投资领域,这两种视角都很重要,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检验的关系。


举个例子,我们做CTA的策略,发现一个策略,在螺纹钢上面效果很好,这种属于自下而上的研究。然后把它放到其他的30个品种去测试,如果跑下来发现其他绝大部分品种都亏钱,只有螺纹钢表现好,对这个策略,你就会在心里打一个问号。除非你能想明白为什么他在螺纹钢上表现良好。如果想不明白,你可能就不太敢用。


相反,如果这个策略在30个品种有20多个都挣钱的话,我们就会比较敢用这个策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两种方法,相互检验的过程。


那么,什么叫相互促进?比如你观察螺纹钢会发现,每次它放巨量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顶部的临近,你接着去观察其他的品种,可能会发现很多品种都有这个特征,例如沪深300、铁矿石,你发现绝大部分的品种在天量之后往往都可能是接近顶部,是不是从微观的发现促进了你一个普适性规律的发现?这个叫相互促进。所以这两个东西都很重要。


我觉得在观察的时候肯定是从微观着手,因为大的东西你看不到, 可以从你最关心的品种从细节开始研究。但是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两者兼顾,你不能仅从微观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做任何研究,第一件事干什么?画地图,建立你的宏观视野。你知道你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始终要有一个全局概念,然后再去做微观研究。这叫宏观指导下的微观研究,这个时候你的效率是最高的,如果你没有那个宏观的层面,你就容易陷到细节里面,而细节是无穷无尽的。这就是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

 

理解索罗斯提出的反身性


谭校长:达利欧提到了如何认识规律。那么我再提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的规律和自然界的物理规律,这两者之间是一样的吗?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先提一个框架给大家思考,就是索罗斯提出的反身性。在索罗斯的哲学框架里面,认为人类的思维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叫做认知功能,第二个叫操纵功能。我用这个框架来解释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不同。


我们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基本上只需要用到认知功能,这就是前面讲的学习和发现规律。比如所有的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牛顿力学可以非常精确计算行星的轨道,开普勒被称为天空立法者,因为他可以算出来每一个星球在什么样的位置。对于大自然的规律,我们只能够认知,而基本无法操纵,你能操纵地球转的时候稍微多转一会,少转一会吗?基本上不可能。


相反,人类社会显得很独特,比如金融市场是个典型的人类社会现象。我们既有认知功能,也有操纵功能,两者之间会相互影响。这就是反身性。


举个例子,当大家都预测股市6000点是顶部的时候,还能到6000点吗?那肯定5500点,大家都开始跑了,6000点就见不到了。所以,所谓市场的规律,如果所有的人都学习到了这条规律,那可能它就会发生变化了。


因为每个人的行为会影响这个事情本身。而两者相互作用的时候就发生了反身性,所以人类社会很难预测。金融市场更难预测,因为所有的规律某种程度都会失效。


反身性导致了不确定,这个不确定性是终极的, 底层的。这就是索罗斯最大的贡献。


虚竹:市场交易到底有没有规律?
谭校长:当然有规律,比如说所有的价格都由供求关系决定,这叫普适性规律。我们刚才说了,自上而下来看,不管怎么变,供求关系是核心,将决定价格波动。


刚才说金融市场具备天然的不可测性、不确定性。不可测、不确定不意味着它没有规律,它还是有规律,但是他依然有不可测不确定性。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独特现象。


这种规律有时以概率分布的形式来呈现,在某些时候可能还会突变,这就是它难的地方。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涉及的只是反身性这个框架的初步阶段,以后我们在讨论中还会不断地展开。今天的讨论就先到这里。


              

 

彼得明奇《原则》闭门研讨系列,为投资圈仅有,内容独家、深度、干货,在精英人群中获得高度认可和广泛传播。栏目预期文章50+篇以上,现开放栏目特约冠名合作,仅限一席。详情请询小秘书微信号RIH000。


 ---------------------近期精彩回顾---------------------


股票暴跌之后注定会出现这三种情绪,你敢不敢跳出抑郁的剧本?


高手的门槛:用“游戏化”思维重构你与世界的关系 |彼得明奇《原则》闭门研讨第2期


99.99%的人进化失败,只因短期太聪明而长期太蠢 |彼得明奇《原则》闭门研讨第1期

   

谭昊《原则》笔记2: 原则里有洪水猛兽,乱入者九死一生

谭昊《原则》笔记:为什么投资圈的人都悄悄说“要带着儿子读这本书”


大道至繁:李国飞历时2500天推倒重来的四维投资框架 |2018年春论之三


反方:现在正是A股长期职业投资者最好的时期 |2018春论之二


现在也许是A股职业投资者最痛苦的时期 |2018春论之一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